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I
M191201006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M191201006
课程中文名称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I
课程英文名称
Game Theory and Information Economics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别
硕博通用
开课学院
管理学院
允许外学院选课
是
考核方式
课堂闭卷
上课语言
中文
其他课程
课程中文简介
博弈论作为现代社会科学的一种主流研究方法,已经成为引领现代经济管理学科发展的前沿性方法论课程。在政治、经济、管理、法律及社会分析等领域都有着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本课程旨在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解博弈论基本概念并由浅入深介绍多种类型的博弈模型及其在社会科学不同领域中的应用。
课程英文简介
课程学时安排
教学学时
32
实验学时
0
实践学时
0
周学时
0
其他学时
0
自学学时
0
上课周数
0
总学时
32
课程学分
2.0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论(4学时) 博弈论的非技术性描述(博弈的定义,博弈分析的基本要素),博弈论的分类(从博弈分析要素出发,概要介绍博弈论的内容体系),博弈论思想源流及作为独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策略型博弈(6学时) 标准型与策略型博弈的表示,占优策略均衡与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及划线法,纳什均衡的非技术性描述,混合策略及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第三章 扩展型博弈(6学时) 扩展型博弈的含义及其表示(扩展型博弈表示的基本概念,节点,枝,路径等),扩展型博弈的纳什均衡(策略与行动的比较分析),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完全信息重复博弈。 第四章 贝叶斯博弈(6学时) 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及博弈的信息结构,贝叶斯博弈及其策略型表示,哈萨尼转换,贝叶斯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重新解释。 第五章 动态贝叶斯博弈(4学时) 信息与信念,贝叶斯公式与信念更新,动态贝叶斯博弈形式,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信号博弈,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与声誉模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应用。 第六章 专业文献梳理(6学时) 引导和协助学生选定文献梳理主题,指导学生专业文献梳理方式方法,要求学生学习领会文献综述的书写规范,鼓励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篇围绕选定主题的文献综述。
预备知识要求
具备初等微积分、经济学及管理学基础
主讲教师信息
教师姓名
谢博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教师工号
9905367
联系电话
教师职务
邮箱地址
参考书目
里克?拉斯穆森.博弈与信息——博弈论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朱?弗登伯格,让?梯诺尔.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格致出版社,2012
教学日历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导论(4学时) 博弈论的非技术性描述(博弈的定义,博弈分析的基本要素),博弈论的分类(从博弈分析要素出发,概要介绍博弈论的内容体系),博弈论思想源流及作为独立学科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章 策略型博弈(6学时) 标准型与策略型博弈的表示,占优策略均衡与重复剔除严格劣策略及划线法,纳什均衡的非技术性描述,混合策略及混合策略纳什均衡。 第三章 扩展型博弈(6学时) 扩展型博弈的含义及其表示(扩展型博弈表示的基本概念,节点,枝,路径等),扩展型博弈的纳什均衡(策略与行动的比较分析),子博弈完美纳什均衡,完全信息重复博弈。 第四章 贝叶斯博弈(6学时) 信息、不完全信息、不完美信息及博弈的信息结构,贝叶斯博弈及其策略型表示,哈萨尼转换,贝叶斯纳什均衡,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重新解释。 第五章 动态贝叶斯博弈(4学时) 信息与信念,贝叶斯公式与信念更新,动态贝叶斯博弈形式,完美贝叶斯纳什均衡,信号博弈,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与声誉模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的应用。 第六章 专业文献梳理(6学时) 引导和协助学生选定文献梳理主题,指导学生专业文献梳理方式方法,要求学生学习领会文献综述的书写规范,鼓励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形成一篇围绕选定主题的文献综述。
教材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格致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