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经济学(MBA)
M17B12012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M17B12012
课程中文名称
管理经济学(MBA)
课程英文名称
Managerial Economics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别
硕士生课
开课学院
商学院
允许外学院选课
是
考核方式
课堂闭卷
上课语言
其他课程
课程中文简介
本课程以微观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借助于决策科学的各种方法和工具,指导企业决策者高效率地配置稀缺资源,制定和实施能使企业目标得以实现的经营决策,更有效地管理与客户、供应商、竞争者和互补生产商的关系。强调逻辑和概念建模——由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加以说明——由此突出经济学与关键的商业决策如成本、价格、市场和人事之间的关系。
课程英文简介
课程学时安排
教学学时
0
实验学时
0
实践学时
0
周学时
0
其他学时
0
自学学时
0
上课周数
0
总学时
32
课程学分
2.0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熟悉并掌握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的作用及运行规律,能了解供求、生产、成本和市场结构等基本经济理论,学会运用经济学的思想、原理和方法,解决企业实际经营决策中的具体问题,掌握在不同市场条件下,企业的产量、技术、定价、投资、风险等经营决策方法。具体为: 1.运用经济学的方法思考和解决企业决策问题,为企业决策提供一个逻辑分析方法; 2.使学生精通和掌握经济学涉及协调和配置企业活动和资源范畴、方法和分析工具,为分析适用于更多企业具体活动和问题的管理决策提供一个有效的决策思维方法; 3.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企业战略性的决策分析中。
预备知识要求
微观经济学、高级统计学、微积分
主讲教师信息
教师姓名
韩德超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教师工号
9903609
联系电话
13721657973
教师职务
教授
邮箱地址
参考书目
1、方博亮,徐乐.管理经济学:原理与应用(第六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3年. 2、威廉博伊斯.刘伟[译].新管理经济学(修订版).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13年. 3、陈章武.管理经济学(第四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教学日历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经济学与管理 (2学时) 经济学与管理都涉及资源问题,但是对于这个问题经济学长于解释“who”和“why”,而管理学则长于指导“how”。经济学的研究目的是解释社会资源利用和配置的方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管理学的研究目的是提供实现组织目标的组织资源最优使用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交换、效率和市场 (2 学时) 本部分主要介绍何为效率,在管理经济学中如何衡量经济有效,从而介绍福利经济学的相关内容。进而引出内部交换和外部交换对效率的影响,而市场和政府的干预是这些交换是否有效的基本前置条件,并影响效率高低。 第三章 企业绩效 (2学时) 本讲主要介绍价值的基本概念,为新形势下企业转型提供基本理论基础;企业如何衡量经济利润及其与股东的价值关系;更为重要的是关注经济利润的实际效果。 第四章 需求 (4学时) 本讲提出了需求理论并介绍了需求函数与曲线,它为企业有效地管理需求提供了必要的见解。影响需求的因素有很多,如偏好、收入、价格、预期、其他因素。此外还涉及经济学对消费者决策行为的分析。 第五章 成本 ( 4 学时) 本部分主要分析三个与运营成本相关联的几个成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积累的经验。长期的成本-产量关系涉及吸引更多的资本来扩大或缩小工厂大小和经营规模。产品的范围、生产经验的积累与成本的关系将影响企业提供产品范围的广度。 第六章 利润最大化:寻求竞争优势 (4 学时) 本部分主要帮助决策者思考如何寻求竞争优势,并保持长期内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以及实现利润最大化与市场结构的基本关系,并介绍目前主要存在的市场结构。 第七章 创建进入壁垒 ( 6学时) 本讲将分析垄断或接近垄断的市场中经营的厂商拥有垄断力量的来源,并分析其如何制定最优价格和产量决策。我们还要探讨垄断厂商的最优广告支出的决策以及市场结构的相关概念。 第八章价格战略 (6 学时) 本讲将探讨更为复杂的定价问题,我们首先回顾了整个市场单一定价的决定,然后分析了细分市场中差别定价的特点,常用的差别定价有优惠券、捆绑定价等。 第九章新经济:技术变革与创新 ( 2 学时) 本部分主要新经济的基本概念以及在新的环境下企业应对新经济的策略;传统经济与新经济的区别于联系;企业推动技术创新和转型需要的基本要素。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