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生物医学
M26B08005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M26B08005
课程中文名称
系统生物医学
课程英文名称
Systems Biomedicine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课程类别
硕士生课
开课学院
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
允许外学院选课
是
考核方式
课堂闭卷
上课语言
双语
其他课程
课程中文简介
系统生物医学是一门以大数据信息科学为特征的现代交叉学科,它整合了物理学与生物科学、计算机学和临床医学,从基因、蛋白、细胞、器官、系统等各个水平、解释疾病功能状态和机制的新兴学科,是大数据时代新兴病理生理学的延伸与拓展。科技含量极高的新兴医学学科。本课程主要要求学生掌握系统生物医学的基本概念及国内外发展状况;熟悉系统生物医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分析软件的使用;了解高通量组学技术原理、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了解系统生物医学如何在重大人类疾病的诊断、干预、预防等方面的运用。
课程英文简介
课程学时安排
教学学时
0
实验学时
0
实践学时
0
周学时
0
其他学时
0
自学学时
0
上课周数
0
总学时
32
课程学分
2.0
教学目标
1、掌握系统生物医学的基本概念、思维方式、实验基础及国内外发展状况; 2、熟悉系统生物医学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分析软件的使用; 3、了解高通量组学技术原理、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4、了解系统生物医学在重大人类疾病中的机理与运用。
预备知识要求
需要掌握分子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计算机基础等基础理论,同时具有教好的英文文献阅读理解能力。
主讲教师信息
教师姓名
阴奇男
学历
博士研究生
教师工号
9906140
联系电话
13939928711
教师职务
教授
邮箱地址
qinanyin@haust.edu.cn
辅讲教师信息
教师工号
姓名
职务
学历
联系电话
邮箱地址
辅讲教师
参考书目
[1] 顾月清. 生物医学工程技术[M].北京: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17 [2] 张自力,王振英. 系统生物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9 [3] 李霞. 生物信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教学日历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 绪论 (4学时) 教学内容:阐述系统生物医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多视角分析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的思维方式,构建组学数据网络的实验基础,系统生物医学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第二章 系统生物医学的数据处理及分析软件 (4学时) 教学内容: NCBI数据库,dnSNP数据库,Trembl数据库,生物序列的fastr和GenBank格式, Primer-Blast引物设计,EMBL中FASTA搜索。 第三章 高通量组学技术原理 (8学时) 教学内容:基因组技术平台(Sanger Sequencing和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转录组技术平台(Microarray、NGS、MPSS、qPCR、RNAi),蛋白质组技术平台(Yeast-Two Hybrid、 Affinity-Peurification and MS)。 第四章 生物信息的分析方法及实际应用 (10学时) 教学内容:核酸序列相似性分析及多序列比对、核酸序列的预测和鉴定、核酸序列物理性质的计算;蛋白质序列分析及结构预测策略及蛋白质家族分析 第五章 系统生物医学在人类重大疾病中的应用。 (6学时) 教学内容:非编码RNA序列与癌症诊断的研究,miRNA调控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单细胞测序技术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精准医疗与非精准医疗的结合 。
教材